3773考试网
 3773考试网 - 中考网 - 各省中考 - 广西中考 - 柳州中考 - 正文

2016柳州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

来源:2exam.com 2016-4-18 9:38:26

附件7:

2016柳州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

 柳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学科说明下载

 

 

七、样卷

 

历  史

(考试时长:60分钟   试题满分:60分)

注意事项:

1.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,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.

2.答题前,请认真阅读试题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.

3.考试结束后,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.

 

一、单项选择题:(共15小题,每小题2分,共30分.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,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)。

1.央视热播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,一个馒头,到各种小吃,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。米饭,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。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

(理解:0.75)

A.元谋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北京人           C.半坡人       D.河姆渡人

2.“自古皆贵中华,贱夷狄,朕独爱之如一。”唐太宗这句话体现了(理解; 0.72)

  A.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昌盛

  C.唐朝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           D.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

3.中日甲午战争中,中国惨遭失败,丧权辱国的根本原因是(理解; 0.75)

A.思想麻痹没有准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武器装备陈旧落后      

C.兵力不足指挥失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政治腐败畏敌避战 

4.右图是一个刊物的影印件,该刊物指导促进的运动是(理解; 0.9)

A.戊戌变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.辛亥革命        

C.新文化运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五四运动

 

 

5.1948年秋至1949年初,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

国民党军队主力,其中对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

和中原地区有直接作用的战役是(识记; 0.80)

A.辽沈战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淮海战役      

C.平津战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渡江战役

6.1961年,董必武曾赋过一首缅怀战友的诗:“四十年前会上逢,南湖泛舟语从容。济南名士知多少,君与恩铭不老松。”诗中提到的“会”是指(识记:0.8)

    A.1921年中共“一大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1927年八七会议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C.1935年遵义会议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1945年中共“七大”

7.血洗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,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(理解; 0.8)

A.中华民国成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北伐战争胜利进军

C.抗日战争胜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

8.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,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(理解; 0.85)

A.提出“两个凡是”方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开展真理标准讨论 

C.推行个人崇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北京发生“四五运动”

9.改革开放后,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这种制度最有利于(理解; 0.85)

  A.推广先进技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解放农村生产力

  C.进行机械化生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社会主义市场经济

10. 1966年2月,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《县委书记的好榜样》,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“党的好干部”、县委书记的榜样——

A.王进喜       B.雷锋    C.焦裕禄    D.邓稼先

11.山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,其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。有一首山歌唱道:“社里高粱长得高,长到天上织女家,织女伸头出窗望,碰得一头高粱花。”这首山歌最有可能创作于

A.抗美援朝时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土地改革时期 

C.“大跃进”时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文化大革命时期

12.“君子和而不同”是儒家的重要思想。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,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具有这一思想的外交方针是

  A.互不侵犯     B.和平共处     C.平等互惠     D.“求同存异”

13.下列事件中,带有民族主义活动色彩、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借口的是(识记; 0.9)

A.萨拉热窝事件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凡尔登战役     

C.珍珠港事件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古巴导弹危机

14.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出行更加方便。下列科技成果属于交通工具的是

①火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内燃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汽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飞机

A.①②③           B.②③④           C.①②④           D.①③④

15.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(理解; 0.75)

A.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           B.跨国公司急剧增加

C.金融市场的全球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 

 

二、非选择题(每小题10分,共30分,请把答案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)

16.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(10分)(理解、运用;0.5)

材料一:明代初年,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“宝船”舰队出洋,远至爪哇、印度、非洲之角。郑和下西洋时,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。……航海期间,郑和每到一地,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,厚赠遇到的君主。

材料二:(清朝时期)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。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,仅限于广州一地,且管制甚严。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,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。

——以上材料均摘自基辛格《论中国》

材料三:我们建立经济特区,实行开放政策,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,就是不是收,而是放。……特区是个窗口,是技术的窗口,管理的窗口,知识的窗口,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。

——《邓小平文选》第3卷

请回答:

(1)根据材料一,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。(1分)

(2)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?其主要表现是什么?(2分)

(3)根据材料三,概括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。(3分)

(4)据材料二、三结合所学,说明两种政策所产生的主要的不同作用。(4分)

17.在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,不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不尽相同,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程也有相通之处。请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(10分)

皇 帝
 
吏部
 
户部
 
礼部
 
兵部
 
总统(行政)
 
国会(立法)
 
材料一 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二

 

材料二  英国国王颁布的行政命令,由他任命的大臣来执行,议会无权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,议员也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法令。

    17世纪末,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自己所控制的议会手中,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,国王也就“统而不治”了。

——摘编自岳麓书社《世界历史》九年级上册

材料三  1912年春,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。它规定: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,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,国民有人身、居住、财产、言论、结社、宗教信仰等自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节选自岳麓书社《中国历史》八年级上册

(1)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?(1分)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制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?(2分)

(2)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,分析英国国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。(2分)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。(2分)

(3)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,指出孙中山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有何突出贡献。(2分)

(4)依据上述材料,归纳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变化的趋势。(1分)

18.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,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妇幼创新精神。请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(10分)

材料一  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,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,可以为公顷,可以参政的机会……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,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“第五大发明”。

材料二  宋代,海外贸易蓬勃发展,中国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导地位。泉州、广州、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。政府鼓励海外贸易,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。中国同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。南宋高宗末年,市舶收入是北宋治平年间收入的三倍。

材料三  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,按照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定的策略,在斗争中遭受了重大挫折。毛泽东经过调查后认为,在中国占70%的人口是贫农,贫农是革命的先锋,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。秋收起义后,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,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。,走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。

材料四  “凤阳花鼓”中唱的那个凤阳县,绝大多数生产队高了“大包干”,也是一年翻身,改变了面貌。

——邓小平《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》 

(1)材料一提到的“第五大发明”指的是什么?(1分)

(2)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,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。(3分)

(3)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,分析共产国际为中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样的革命策略。(2分)

(4)材料四中,凤阳农民创新的“大包干”做法,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?(1分)

(5)综上述材料及问题,谈谈你的感悟。(2分)

 

 

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样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

 

一、单项选择题(每小题2分,共30分)

题  号
 1
 2
 3
 4
 5
 6
 7
 8
 9
 10
 11
 12
 13
 14
 15
 
答  案
 D
 A
 D
 C
 B
 A
 C
 B
 B
 C
 C
 D
 A
 D
 D
 

二、非选择题(每小题10分,共30分)

16.(1)目的:宣扬中国皇帝的德威。(1分)

(2)闭关政策(1分);严格限制对外贸易。(1分)

(3)目的:引进技术,获得知识,学到管理。(3分)

(4)闭关政策: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,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的潮流。(2分)经济特区: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技术、经营管理方法,促进对外贸易;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。(2分)。

17.(1)朝代:明朝(1分);

图一目的:为了加强君主专制(为了加强封建专制;为了加强君主集权;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)(1分);

图二目的:防止独裁(或防止专制;防止滥用权力;防止权力过度集中;权力制衡)(1分)。(回答的答案必须与图一图二相对应才给分)。

(2)变化: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(由君权至上转移到议会权力至上;以国王掌控国家权力转变为议会掌控国家权力;议会权力超过王权)(2分,只答“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”得1分)。

原因: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,资产阶级掌权(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)(1分)(答到“光荣革命”也给1分);②议会颁布《权利法案》,限制了王权(或议会通过立法,限制了君主权力)(1分)。

(本题只要答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《权利法案》两个关键词,即可给分)。

(3)贡献:①推翻了封建帝制(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)(1分);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(或建立中华民国,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;颁布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)(1分)。

(4)趋势:从专制到民主;从人治到法治(任答一点给1分,答民主法制也可给分)。

18.(1)科举制度。(1分)  (2)宋朝偏居江南,陆路交通被北方政权所 切断,只能开辟海上贸易;商人阶层经过发展,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,使其有能力进行外贸;宋朝城镇日渐繁荣,商品大量出现;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;政府鼓励海外贸易;指南针运用于航海,造船技术高超。等等。(答出三条即可,3分)

(3)以无产阶级(或工人阶级)为主力,在中心城市发动暴动,走城市包围农村,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。(2分)

(4)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(1分)

(5)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,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,大力进行各方面的创新。(言之有理即可,2分)


 
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